7月24日下午,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队在辅导员遆张梅老师的带领下抵达南京,7月25日,在遆老师的带领下,队员张聪,尚悦如,杨旭,魏丹婷一行五人参观了皖南事变三烈士墓,雨花台革命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抗战胜利纪念馆,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虽然天气炎热,但是队员们精神饱满,在花神庙丛地纪念碑,队员们跟随纪念碑上的脉络重新回顾了日军侵华的历史,在皖南事变三烈士墓前,队员们为英勇就义的烈士默哀了三分钟,对他们的牺牲表示沉重的悼念,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队员们仔细参观了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学习了他们勇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队员们仔细回顾了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每个队员都心情沉重,将那一段心痛的历史默默记在了心里,在渡江胜利纪念馆,队员们瞻仰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精神,也更明白了和平的来之不易。
参观结束后,每个队员互相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在第一时间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队员们的感悟吧。
遆张梅老师:
今天带领学生参观了皖南事变三烈士墓,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红色革命基地,参观完以后感到既沉重又震撼。在花神庙丛地纪念碑那里,我们根据历史脉络图重新回顾了日军侵华的历史;在烈士墓前,我们为抗战牺牲的烈士默哀了三分钟,闭上眼睛,脑海里闪现出他们顽强御敌,英勇就义的画面,在参观中我们发现,为抗战而牺牲的烈士,大部分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有的甚至年仅16岁,那一刻更觉得新中国的建立是由他们的肉体堆砌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他们年轻的生命换来的。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看到了一个显眼的数字——300000,心为之一颤,我看到纪念馆里日军肆意虐杀同胞的图片,看到万人坑里半掩埋的白骨,眼泪夺眶而出,那一刻我明白了祖国强大的意义,也更加懂的了和平的来之不易,历史不能倒流,我们缅怀遇难同胞,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是为了勉励自己发愤图强。
在渡江胜利广场上我看到了矗立着大型“千帆竞渡”群雕。其中最高的一根红色立柱长49.423米,象征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那一刻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正是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战才换来了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因此我们要牢记革命先辈的光荣历史,通过今天的参观,我更加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要接过革命先烈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完成他们心中神圣的共产主义使命而奋斗终生。
张聪:
今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为了践行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号召,我们特组成了一只红色革命纪念队,今天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抗战胜利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革命基地,让我再次接受了革命精神的洗礼,感悟颇多。
对于中国人,南京这座城市承载了许多的伤痛和记忆,但我感受到更多的却是庄严、肃穆和包容。其中使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我们站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门口,醒目的数字和人名带给我们极为强烈的冲击,每个人都是满脸肃穆,无法用言语形容当时的心境。看到一张张凄惨的图片和一件件血腥的兵刃,心中无尽的酸楚。每一刻都有人死去,每一刻都有悲剧的发生,那么多妻离子散的家庭,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看不到明天的出路,不知道自己下一秒是否还活在这世上,从幽暗的地下渐渐走到地面,心情也从压抑中慢慢回到现实,但那么多悲惨的案例仍然浮现在我眼前挥之不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会永远记得这段耻辱的历史,但不是止于历史的伤痛中不能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最后出门的时候迎面黑色的墙上有一段话,我希望真的可以成真:
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
把屠刀化铸警钟,把誓名刻作史鉴;
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
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魏丹婷:
今天我们参观了皖南事变三烈士墓、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红色革命纪念地。在悲痛之余我们对革命先烈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气氛是沉重的,黑暗下能看清的是一具具同胞的遗骸和一张张日军残害中国同胞的图片资料。纪念馆外遇难同胞纪念碑上的数字——300000,足以证明日军的滔天罪行。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这是在南京大屠杀中曾无私救助过中国平民的约翰拉贝先生说的,这句话被刻在纪念馆内的墙上。的确,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追究些什么,但历史的惨痛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千千万万个遇难同胞的鲜血我们不能忘记。
雨花台革命纪念碑矗立在峰顶,碑下的“信仰”二字极为醒目,似革命青年的热血在沸腾。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听取了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并观看了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心灵经受着巨大的震撼。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们,就义的时候还是那么的年轻,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能够义无反顾地英勇前行。在奉献自己的生命时,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恪守共产党人的气节,一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鞠躬尽瘁。照片上他们的稚嫩却又充满坚毅的神情,一直烙印在我的心底,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经历了今天的参观和对先烈们的缅怀,我深感幸福与和平的来之不易,没有革命中的英烈就没有我们和平的生活。作为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坚守信仰,不忘初心,在自己的领域贡献一份力量。
杨旭:
7月25日,我们“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社会实践队一起参观了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红色革命基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一个南京的地标建筑,是南京不可磨灭的记忆的一部分,这一天的活动意义显得格外沉重。在纪念馆之中感受到的是同胞被辱时的愤恨。再详细了解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与详细情况之后,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我们每个人都认真参观完了每个纪念馆,并以照片的形式拍下这些沉重的历史,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照片资料以及我们小组的宣传推广,可以让更多人谨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的年代,美好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继续坚持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国家的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力。
尚悦如:
这次的红色精神学习我们来到了南京,一个有过辉煌有过伤心的古都。今天由遆张梅老师带队,我们一行追寻烈士的足迹,感知和平的来之不易。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还没有进馆,我就被门口的雕塑震住了。不同于以往雕塑所带来的美的感受,这些雕塑的脸上流露出了恐惧或是悲哀,做出或是奔跑或是恐慌的动作来。“南京大屠杀”这几个仅仅停留在历史教科书里的字眼,如今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不尽慌了。进入馆内,给人以压抑的感觉,连平日里活泼的孩子都安静了。玻璃馆内展列着一项项可恶的罪证,让人不寒而栗。不同于杜莎夫人蜡像馆里光鲜亮丽的蜡像,馆里的蜡像是紧握拳头的抗日英雄、哭泣的妇女、惊慌的老人。一旁的放映厅里循环播放着遭受这场劫难的幸存者回忆。走出场馆,是自由女神像,她手上捧着和平鸽。这让我们牢牢记住,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中国人民曾经遭受过怎样的人间浩劫和刻骨磨难。我们要记住历史,不能忘却。
学习之后,不禁长叹,真是弱国无外交,国家不强大,在这个世界上势必任人宰割。我们要奋力前行,进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